成都市成华区:深化“双轮驱动三侧协同”助力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
近日,在成都机器人产业园,成都联东U谷负责人余先生谈及园区窗口服务时,满是赞誉:“企业从入驻到现在,园区先后给我们解决了项目审批、员工社保申报、优惠政策解答等各种问题,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的重视,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。”这一评价,不仅是余先生个人的心声,也是四川成都成华经济开发区(以下简称“成华经开区”)政务服务改革成效的一个生动注脚。
成华经开区作为省级经开区,规划面积达7.77平方公里,以“一区两园”的独特发展格局,由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和成都智慧能源产业园共同构成,重点布局人工智能、电子信息和智慧能源三大产业。近年来,成华区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发展,通过制度创新、数字赋能“双轮驱动”,政府、社会、市场“三侧协同”,叠加精准、个性、衍生和智慧四类服务,全面优化政务服务,助力机器人产业链蓬勃发展。
成华区着力强化服务载体,将“多头分散”的政务服务模式转变为“一站集成”,依托产业园区政务服务中心,行政审批、司法、知识产权等服务事项相继进驻园区。通过“驻点+上门服务”模式,实现综合窗口集中受理、后台集中审批,为企业提供“一站式”办理和代办帮办服务,真正做到“园区事园区办”。
此外,成华区大力融合智慧政务,打造“一链式”线上集成平台。该平台不仅能动态推介周边配套设施信息,助力企业快速融入园区,还能查询惠企政策,申领惠企事项,目前已有323家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实现“零跑动”申领。
成华区直面园区审批权受限等难题,大胆试点推进园区扩权赋能。以办理树木移栽许可为例,现场勘查环节现在可由园区管委会行使实质性审核职权,园区管委会出具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后,区级部门实行“见章盖章”,审批效率大幅提升。同时,成华区健全协同联办工作机制,创新推出“园区管家+首席审批代表+云服务”涉企服务一体化模式。园区管家定期深入企业收集需求,各部门联合会商,审批代表通过网上服务或上门服务快速推动政策兑现和项目落地。
成华区通过“政企社”联动,围绕机器人产业链的科创、金融和人才需求,构建全方位产业生态。在科创方面,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,吸引链主企业,推动产学研用融合,已成功孵化50余家机器人企业。在金融方面,组建金融服务专班,为企业提供上市辅导和投融资对接,助力解决资金难题。在人才培养上,打造“智控工匠”技能品牌,完善培训体系,配置智能服务设备,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:“在这里能学到前沿技术,积累实践经验,‘政校企’合作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。”
通过“政企社”联动,成华区营造出共建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,推动机器人产业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,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围绕企业需求,不断完善服务机制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”未来,成华区将持续深化“双轮驱动、三侧协同”模式,进一步优化园区服务,助力机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,营造出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产业生态,让机器人产业成为成华区产业发展的一张特色名片。
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; 13564686846; 13391219793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